法苑工作室——“法制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03日 11:27 来源: 作者:王震 浏览次数:

一、案例背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重要战略部署。《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谈到,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加强法治意识教育。


当前,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仍不完善,教育效果有待提升。部分大学生存在知识缺乏、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高等问题,大学生违法违规和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具有紧迫性和挑战性。

高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背景下,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和辅导员工作需要提升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法律风险和责任防范能力,因势而为,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作用,为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和培养更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贡献。

二、案例内容

法苑工作室致力于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与创新,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维权意识、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学习,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法治素养;开展理论研究,推动高校日常管理与学生事务法治化建设。

法苑工作室围绕“一个平台”、“两个团队”、“三项功能”开展建设,具体如下:

“一个平台”:打造“法苑工作室”微信公众号,通过“法治漫谈”、“法治动态、“法治观察”、“法律援助”等栏目,面向大学生开展法治与安全教育;通过互动和留言,及时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帮扶。

“两个团队”:培养“法苑之声”学生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辅导员工作室团队建设,发挥其在大学生日常法制宣传和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辅导员法治素养提升和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三项功能”:着力成为大学生网络“法治课”,辅导员法治素养提升“训练营”,大学生法治教育和高校学生事务法治化“研究站”。

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与创新,贴合大学生实际和需求,利用3·15、5·1、12·4等重要普法节点,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和案件,通过深度原创文章、采访调研、知识测试、普法漫画、校园直播等多种形式持续为大学生提供原创网络法治教育资源和文化。举办辅导员工作坊、辅导员沙龙、辅导员论坛、案例探讨等形式,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法治素养和职业能力。整合资源,加强研究,在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突发事件解决等方面形成有益研究成果。

三、案例成效

2016年6月,法苑工作室成立。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室建设取得部分经验及成效。“法苑工作室”微信平台收到部分师生好评,荣获“西南大学2016年度十佳微信公众号”荣誉称号。目前,法苑工作室,成为2016年西南大学首批“网络文化工作坊”培育项目,成为2017年西南大学辅导员工作室项目。法苑工作室承办的辅导员工作坊活动被“中国高校之窗”、“中国大学生在线”、“西南大学官网”报道。具体情况如下:

(一)“法苑工作室”微信平台建设

“法苑工作室”微信平台,结合时政热点、法治动态、学生权益维护等推送原创推文40余期,大学生维权专题、12·4宪法日、《网络安全法》解读等原创栏目受到大学生关注和喜欢。平台固定粉丝人数达到1000余人,文章浏览量达到35000余次,文章分享收藏达到1000余次。微信原创栏目多次被《高校辅导员联盟》、《魅力西大》等平台推送或转发。

校内外累计超过60余名大学生通过后台留言、电话咨询等方式,寻求法律咨询和维权,工作室及时为求助学生提供咨询和帮扶。

(二)辅导员团队建设和法治素养提升

工作室辅导员员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研讨,共开展5次交流学习活动。工作室团队成员4次与其他高校辅导员团队和辅导员工作室开展交流。工作室辅导员团队针对全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校纪校规、法律法规专题宣讲,宣讲场次达40余场,覆盖学生达到1万余人。

工作室分别围绕“职业化能力发展”“法律风险防范”“网络安全法”等专题,面向学校辅导员承办3次辅导员沙龙和1次辅导员月会。共有校内外辅导员超过300余人次参加交流和学习。

(三)相关研究逐步推动和开展

工作室学生团队围绕大学生“维权意识”“受骗情况”“网络法治素养”等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成果依托微信平台向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推送。

工作室辅导员团队着力开展“高校辅导员法治素养状况及提升路径”“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路径”“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队伍状况”等课题的研究,申报获得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2项课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化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建设“坚持原创、优化供给、打造精品”原则。推动原创栏目和法治文化作品多样化、精品化。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微信工作号的大学生粉丝的数量和受众面、影响力。

(二)推动法治教育和实践“活起来”。

加强法治教育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打造大学生乐于接受和积极参加的法学沙龙、法学团辅、模拟庭审、庭审直播等活动,让法制宣传和法治教育“活起来”。

(三)推动辅导员法治素养提升“常态化”。

打造辅导员“法治素养提升训练营”,增强辅导员学法懂法自主性,提升用法授法能力。

(四)推动相关课题研究。

指导工作室学生团队继续针对法律热点事件和案件开展深度调研,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研报告;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及创新”“高校辅导员法治素养状况及提升路径”等课题,并增加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数量及影响力

五、案例启示

(一)探索互联网+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

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征,充分利用和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法制宣传和法治文化,从而增强其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强化高校辅导员在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力量。既需要加强交流培训,提升能力与素养,减低辅导员工作的法律风险与责任;也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将具体工作、经验总结、科学研究相结合,开展日常法治宣传和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法律储备和法律信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高校法治教育需要“多管齐下”。

高校法治教育既需要提升法治教育课堂作用和效果,也需要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投入,以及校园法治文化氛围的建设和营造,多管齐下才能整体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水平,有效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和谐。

六、图片资料

                      

                           

                           

                           

“法苑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原创栏目

                           

                           

                           

                           

                           

                           

微信平台栏目评论部分留言

                           

                           

                           

微信平台法律咨询和留言

                           

                           

辅导员工作坊学习交流活动

                           

                           

导员工作坊活动被媒体报道

                           

                           

                           

入选西南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坊和辅导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