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学院:陈建:扎根农机的“大先生”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12日 18:04 来源: 作者:刘丹、周瑾、刘嘉 浏览次数:

陈建:扎根农机的“大先生”

作者:西南大学 刘丹 周瑾 刘嘉

  “当你扎根本职岗位,把每件事做到 120%,可能你走的路会更弯、更长,但你一定收获更多结果”。执教四十余载,桃李万千,这是陈建教授临退休之际给农机专业学子们最质朴的寄语。

  深耕农机领域数十年,陈建教授有许多荣誉加身,而陪伴他最久的身份,是一名“师者”,是指引无数年轻农机人前赴后继的“大先生”。

有志青年,圆梦大学

  高中一毕业,陈建就去到了重庆城口,进农村,当农民,做农活。农忙艰辛之余,他每天见缝插针地学习,从书中汲取生活的经验智慧,为了去镇上拿到新书,早起一两小时已是家常便饭。

  1977年,陈建如愿考入了西南农学院的农机系,一个新的世界展开在他的面前。上山下乡,锻炼了陈建顽强的意志和坚韧进取的精神。求学岁月,磨砺出陈建吃苦耐劳、刚毅向上的品格。青年时期的志向在陈建的心中打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熔铸成了生命的一部分。1982年,怀着对农机事业的热爱,陈建成为西南农学院农机系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从此他便一头扎进农业机械化的研究,这一进就是四十多年。

图为陈建 (二排中) 作为西南农学院农机系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校领导、院领导及校研究生处领导合影

扎根基层,坚守初心

  陈建刚上大学的时候,陈建就深知,我们国家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这一块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于是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继续从事农机工作。

  1995年11月,陈建远赴意大利米兰大学访学,那时中国虽然已 经改革开放,但农机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你们中国人多,没必要搞农机化”,这是陈建在意大利访学时听到最多的声音。此时的他已经是西南农业大学 (现西南大学) 农机系的副教授,听到这些评价后,陈建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上下苦功夫。

  回国后,陈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的研发和丘陵 山区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上,针对丘陵山区耕作机具振动大等问题展 开拖拉机、微耕机等农机振动特性研究。他注重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 究,他的研究成果《重庆市农业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获得重庆市人 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技术,陈建还成立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工作室,并多次对重庆农业机械化问题提出思考意见。

  2010年,时任重庆市科委主任的钟志华院士,让陈建陪他到万州去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的现场,许多农户反映联合收割机每一天工作的时间远远少于转移的时间。于是,陈建走遍重庆各个山 区,发现在面对许多被称为“巴掌田”“鸡窝地”的地形时,农机 田间作业和转移都十分困难。2014 年,重庆市率先在全国探索农田宜机化改造,2016 年正式推广,通过工程实施,改造地块,修建路网,使之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高效作业。陈建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2018 年,陈建在由重庆市生产力发展中心、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社会科学院和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发起的“2018 经济圆桌会议”上作《土地宜机化整治奠定了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主题发言,提出土地宜机化整治对化解重庆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至关重要,发言内容作为“要闻反映”上报给重庆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对“宜机化”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2022年7月,陈建受邀参加云南丘陵山区宜机化发展论坛作《我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技术、成效、现状及对云南省的建议》主题报告,为推进西南地区的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关键性和实操性的见解。

用心教书,潜心育人

  “不管多晚,最后离开实验室的总是陈老师”。这是陈建教授的研究生对他的评价。在学生们的眼中,陈建教授亲和风趣、关心学生。不管多忙,每周他都会和学生们一起开组会,听他们汇报近期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与农业机械相关的最新研究,开阔他们的科研视野。不仅如此,在生活上,陈建教授还时常教导学生们在进入社会后应如何正确对待各种诱惑、困难和选择,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们全面发展。他经常教导学生要守住三个原则:第一,做事情 必须认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第二,要不耻下问,做学问不能马马虎虎;第三,一定要守住底线,不能因小失大。

  有一年学校出台新规定,横向项目的科研津贴教师不能领取,但研究生可以领取。他的研究生建议,导师将津贴作为劳务费发给研究生,再由研究生转给他。陈建教授坚决否定这种做法,他教育学生要按规定办事,不能助长“钻漏洞”的陋习。陈建教授一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才实学投入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中。

图为陈建教授与他的研究生合影 (图片来自西南大学研究生会)

  现在,陈建教授已完成了他从教四十余年中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 那就是为农机人编写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由于这本书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工作量太大,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直没有完成编写。陈建教授不计小我的辛劳,时刻关注着未来中国高等院校的农机人才培养大局,他深知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的重要性,也希望藉由此书为全国各高校的农机教学提供助力。于是,他先后联合了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大等全国十一所大学参与编写工作,并请华南农业大学的罗锡文院士写序、请中国农业大学的长江学者李洪文教授帮忙审稿,在教材的编写中倾注心血。陈建教授希望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农业农村部的一个 “十三五”规划教材,而是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启迪农机专业的学生们开拓学习视野,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找到农机人未来前进的方向。

  先生之大者,为国为民,育德育才。站上三尺讲台,以大智慧传播知识文化;走进学生群体,用大爱关怀健康成长;踏入民情乡土,秉持大格局服务大国粮“策”;扎根农机事业,怀揣大情怀开拓“藏 粮于技”的未来。“大先生”不是一个符号,而是陈建教授作为一名深耕农机领域的科研者与教育者,数十年如一日的扎根与坚守。

  韧者笃行,韧则行远。四十余载杏坛守望,陈建教授时时以身垂范、以心育人,勉励“小农机们”做大有作为的奋斗者、实干家,使 师生成长与新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让每一寸土地在农业科技的推动下 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为美丽乡村建设交上一张丰收的答卷。